第(3/3)页 “哦!忙忘了!你看,我们事业都往旅大市转移,以后很少回复县,要不回头我去市里买个房子,把你们几个老人都接过去住吧?”陈昂开口道。 “那不去,在这里我们还有认识人,去了市里,我们谁都不认识,多没劲儿?而且大丫头在这边上学,我们走了,她就得回家,我舍不得。” “你和翠翠放心,我和你丈娘和你丈人身体都好着呢,几个孩子也都能照顾的过来,如果孩子想你们,我就让小苗开车送我们去市里溜达溜达,反正咱现在有车,出门也方便。” “总之,我们的事儿你们两口子就不要操心了,安心做好你们的事业吧!” 听到闫晓丽这么一说,陈昂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酸楚。 说好重生一回,多多陪伴家人,可是真要忙起来,真的会成为奢望,连带着把自己的老婆都给装进去了…… 吃过了早饭,陈昂开车准备去征风溜达一圈儿,想从苗家兴那里简单了解了征风发展的状况。 可这刚出了门,就被一个人给拦住了。 来人陈昂认识,是营子镇小学的校长,姓吴。 在陈昂的眼里,这是一个好校长。 八十年代,除了经济上的贫穷,那就是教育上的贫穷。 人们常说,穷山沟里出刁民,归根结底,主要是没有文化,很多人大字儿不识一个,你想让他成为文化人,那也不切实际。 营子镇那个小学,陈昂还在里面读过。 那是周围十里八村唯一的一所小学,破旧的很。 陈昂他们每次要去这个学校读书,都需要翻山越岭,而且还要穿过一个山洞。 山洞长达两百米,据说是陈昂爷爷辈儿的人一锤子一锤子给凿出来的。当年修这个山洞,还死过两个人。 从家里到学校,陈昂要走上将近四十分钟。 赶上了冬天,碰上了恶劣天气,北风呼呼的,大雪万一下的很厚,遇到了雪岗子,一个不小心,人就陷进去了,连脑袋都看不见。 虽然很艰难,但每次上学,大家伙结伴而行,挎着装书本的破布包,冻的鼻涕哗哗,小脸通红,说说笑笑,一点都不觉得苦。 再看现在的孩子,上个学大人天天开车送。大人不送,学校也有校车接送,如同大棚里的花朵,风吹不着雨淋不着,兴奋的很。 但是,现在的孩子普遍不能吃苦,娇身惯养惯了,精神很脆弱,遇到挫折,很难逾越…… 第(3/3)页